作者: Peter Fun

  • Jun. 28th.

    (悄悄地留下很多文字,我有时会希望部分人能看到它们,但又不想把这份心思表现得过于明显,所以,才会有这一小站,可能我希望的人很难有机会见到它们,但我享受写这类可能无法送达的信,毕竟,它们可以让我变得安静。大部分文字是我手写,写在笔记本,写在平板上,包括出现在这儿的文字,当然,笔记本上手写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会被你们看到)

    (……玩了一些游戏,尝试了一些不同风格的游戏,我希望它们能带给我一些成就感,让我快乐些,其实没多大用——我最终还是回归退游的状态,以下是一些流水账)

    从高考结束,到今天,有些日子,绝大部分时过得很糟糕,时而沮丧,时而迷茫,不知道怎么去形容这个状态。这样的心情也写础什么能看的,当然,更多的时候不想写。

    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在改善我的精神状态,改善我的心情,收效甚微,反而常常莫名被一些瑕疵困扰。

    多日的荒废必然会流失很多朋友,会落入孤立,变得更糟糕,但相较于产生更多页面影响,我想保持静默不是什么坏事。

    今日午后,突然收到一位友人的微信,声称自己将复读失联一年。起初,觉得这初中就天天叫复读的哥们在开玩笑,没在意。傍晚上B站,翻阅得知其午后就没喂我“赤屎”视频,权且当他这次认真了。

    (原本打算8月份再谈这个话题,有些安排,你们应该后续会知道)

    预祝这位一起“捣蛋”多年的兄弟转败为胜!

    这些年承蒙各位兄弟关照。

    把头发吹出蓬松感、制定一个详密的旅行计划、选购衣服、摄影……即便是棘手的情感问题,也会耐心地帮我解答。从你们身上学到的一切,将成为我未来独自前行的底气。

    Emmm……想到些东西(笑),满世界都是些影子……

    (DNS过段时间重新调整……其实我想抛弃wordpress……算,开发能力有点弱)

    (后面这部分应该是重点,不好写,慢慢写吧,志愿有点忙)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在追求什么?

    倘若是一个好看的高考分数,我应该效仿这位兄弟复读。

    倘若是一个好看的录取院校,我应该效仿这位兄弟复读。

    倘若是一个收入好看的职业,选择当下省内的大专院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从前的很多日子,我不用做太多的思考,按照别人给的方案,便能轻松应对。高中三年、高考、选报志愿给了我更多对未来的遐想。

  • Jun. 2nd

    时间以它独有的方式流逝,我们却只能在回忆里寻找它的痕迹。
    ——川端康成《睡美人》

    按道理,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是保持沉默,不影任何人,也不被别人干扰1。上个月,有一些想写的信一直没动笔,这两日写的杂记也有些乱,积累的东西颇多,写一篇可以发的、整齐的,也能帮助我释放的一些思绪。

    累了,或是无趣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分神,或是带有甜味的白日梦,或是难——向故友,向自己告别。但是很少会想来来会怎样回忆现阶段。

    原来,他也会多情感叹。

    从小开始,源于对自然的好奇,对美的追求,我迈上这条学习之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享受知识,它们量只只萤火虫,散发微,我用实践在我与它们之间构建连接,并尝试寻找更远的萤火虫。在这过程中,我与各种人相遇,相离,用着各样的方式充实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做着别人教我们要做的“有意义的事”。最终,这位理佬和我都面朝高考,面临迷茫。

    往前的日子,并非我们作主,接受的是各路人的期待,经后的日子,由我们作主,套着那些人的期待。

    富贵非吾愿。
    对金钱无执念,够用即可。

    这是他的感慨,也是我的感慨。

    我宁愿在喧嚣世界里静下心,探索令我好奇的事物,珍惜灵魂的共鸣。保持身心健康、与人为善,是最值得的投资。若能学习或从事真正热爱的事业,则是锦上添花。

    轻轻的,如清风拂过;淡淡的,如烟云漫散;隐隐的,如雾气消融。只愿作淡茶微有回甘,不必琼浆醉人。

    病一阵,手脚生疏,文字凌乱,意犹未尽。若来日有闲有心,再作修订罢。本次更新网站,修改了字体,看着舒服多了,丢失的五月文章后期会尽力找找,有部分应该是图省事,没留部分。

    1. 基本上是没人看的,偶偶会来看的朋友,请就当乐子看看 ↩︎
  • April 30th

    想了很多,最后还是算了……保重1


    “漫”和“慢”有什么区别?
    发现自己很久没有听快节奏的歌了
    发现自己开始讨厌普经痴迷的电子舞曲
    发现自己喜欢在安静的角落漫无日的地坐一会
    发现自己沉浸在过去
    发现很难编出诱人的谎言让自己振作
    务实的眼光对幻想国的子民不友好


    怕人 怕熟人 怕故人 讨厌打乱我的思绪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到如今,我已经无法再过人的生活了,即便在脑中吟成多么出色的诗作,也无法公之于世了。更何况我的头脑正在日益趋近于猛虎​。我该如何是好?我那虚掷了的往昔的光阴!每念及此,唯有跑上山巅,面对空谷咆哮。这种撕心裂肺的悲哀,我极想找人倾诉。2

    渐渐的,不怕不懂,很多时候,只怕自己,莫名理解

    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却那样有力

    不知道该怎么去梳理今日,浅为后日之文做个序吧


    1. 来源学校信箱 ↩︎
    2. [日]中岛敦《山月记》 ↩︎

  • April 29th.

    我不知是谁先开的头,这个班里的朋友都喜欢”非法关机”——直接断开电源。曾经我也经常这么干,直到烧坏两台电脑的主板(其实其他设备也可以复现,例如空调,所以有断电保护)。

    我理解电脑、这好比执行死刑前未提前告知,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可以减轻精神压力。总之,他(她)们不理解电脑。

    在某段时期,我犯下的最大过错不试图让别人理解我。繁(烦)吾心,失吾生(性),然竟(终究)不得。反而,这助长其势头,助长其自信,使其习惯与荒谬之言如病毒一般传播开,在碰上巨噬细胞,激活辅T之前,忍是你唯一能做的。或是妄想倒计时可以遏制其势头,但单靠升高体温,并不能让吞噬细胞捕获没有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最近有些头痛,昨夜难眠,时有耳鸣,待身体恢复,定仔细学习。一个化学学者跨界的故事1

    1. 最近有些深刻的想法,可能需要这其中的知识,过些日子成熟,再让它们见见世面 ↩︎
  • April 28th

    窗外的银杏叶绿的诱人,这一次我是看不到它们变黄了。

    在作别初中的那些日子里,我很快乐。到最后,没有因分别而感到伤感,因为当时的我认为大家都会走向了自己向往的远方,应该贺之以歌,而非洒泪作别。如今的我,很难有信心说,自己一定能走向自己憧憬的彼岸,开始有些沉重。

    在想尽快冲出重围的烦躁和对未来的无力的双重压迫下,为暴风雨的到来做最后的祈祷。

  • April 27th

    (……本篇仅当凑数,今天挺无聊……)

    昨晚开始,头痛不止,今天肠胃也难受。首考前的噩梦似乎又要上演了。
    脑海中主要交织着两件事,一半是校园琐事,一半是对前人事迹的回想。

    周五,偶然想起霍金和乔布斯两位传奇人物,才发现自己将二人的求学经历混为一谈。待日后有闲,再稍作梳理。

    (一些零散的回忆)
    乔布斯为单亲母亲所生,后被人收养。高中时期,他与朋友一起制作了第一台计算机。霍金成长环境充满了书香气息。乔布斯曾被微软的软件部门拒之门外,曾被苹果股东排挤出局。马斯克生于南非,父亲是飞行员,母亲在离异后独自抚养他他高中时投稿游戏程序至报社,获得了50美元的稿费(个人计算机普及率低),学加拿大,在姐姐果断的“帮助“下,全家移民。特斯拉在高压特斯拉线圈下读书,反击爱迪生电小动物。(更正文末)

    回想高中以来,真正完整读完的课外书远不如小学。记得小学时每月订阅两册《小哥白尼》杂志,从镇到市,从一年级读到六年级,每册都不落。后来,那些杂志卖成了废品,如今想来颇为可惜。

    细究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是高中阶段浮躁的心态——到现在依然未能解决 。

    能少做一道计算题,绝不多算;主动翻阅课外书成了奢望。
    二是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

    原居住的区是一个创新产业云集的区,图书馆有一层专对小孩子开放的阅览室,有很多令小朋友罢不能的新鲜事物.而这里图书馆更多的时候是个自习室,不受学校建设重视

    在网上听深圳某中学的语文课,甚是羡慕,但目前看来,其终究会是昙花一现。

    (AI整理,错误也有点,凑数看看)

    乔布斯(Steve Jobs)

    1. 出生背景与收养:​乔布斯确实是由生母乔安妮·席布尔(Joanne Schieble)1所生,后被保罗和克拉拉·乔布斯夫妇收养。​
    2. 高中时期与计算机制作:​在高中时期,乔布斯结识了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两人共同制作了“蓝盒子”,这是一种用于绕过电话系统的设备。​
    3. 成长环境:​乔布斯的养父母并非学术界人士,但他们非常支持乔布斯的兴趣,尤其是在电子和机械方面。​
    4. 与微软的关系:​乔布斯与微软的比尔·盖茨在职业生涯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但没有明确记录显示乔布斯曾被微软的软件部门拒绝。​
    5. 被苹果排挤出局:​1985年,乔布斯因与苹果高层的权力斗争而被迫离开公司。​

    马斯克(Elon Musk)

    1. 出生与家庭背景:​马斯克于1971年出生在南非比勒陀利亚,父亲埃罗尔·马斯克(Errol Musk)是一名电动机械工程师和飞行员,母亲梅耶·马斯克(Maye Musk)是一名模特和营养师。 ​
    2. 童年经历:​马斯克的父母于1980年离婚,之后他主要由父亲抚养。2
    3. 早期编程经历:​在12岁时,马斯克编写了一个名为《Blastar》的游戏程序,并以500美元3的价格卖给了一家杂志。​
    4. 移民加拿大:​马斯克在17岁时移居加拿大,最初就读于皇后大学,后转学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可恶,刚服务器数据库炸了,连忙登上SSH,调配置文本)

    1. 这位生母要求其养父母一定要让乔布斯可以上大学 ↩︎
    2. 这个好像有点复杂,暂且不看吧,我当时看的某杂志是由其母亲拉扯大的 ↩︎
    3. 是我见识短了…… ↩︎

  • About me

    •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about to graduate,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exploring.
    • A beginner in C++ and Python programming.
    • Preparing for the 2025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 Passionate about reading.
    • Email:[email protected]

    This is my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to share and document my thoughts and reflections.

    • 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中生。
    • C++和Python编程初学者。
    • 正在备考2025年高考。
    • 热爱阅读。
    • 邮箱:[email protected]

    这是我的个人网站,用于分享与记录我的思考与成长。

  • April 26th

    有了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

    只要有货币,就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
    紧缩的现象。

    ——第1章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这本书从小部陪我走到高中,零零散散看过两遍,其中很多知识和道理至今还未领悟。这两句话在今天非常有趣。对面近8成商品来源于东方钟秘组织,但是对面的人因迫于还钱,把自己家封起来,幼儿园小朋友也知道过几天他的港口会出现许多幽灵,那绿色的纸存在还有意义吗?另外还钱不仅可以用绿纸,还可以用硬邦邦的砖。有趣的事情还在后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后再读前人总结的经验才有读书的感觉。

    打开最后一包打印纸,我的高中生涯要结束。最近朋友圈里又晒起成人礼,以眼下的现状,应该很难有惊喜,或是说,校园的生活有难有感情,也许是因为世界太有趣了吧,也许是因为我清楚此时此刻不能有太多感情。上个月,冲洗店联系我,说我有张照片有特色,希望能借用,一看,是唯一一张失焦的废片。当时,有一些光溜进刚装上新的胶卷,窗帘未拉开,手表静卧在桌上,凌乱的草稿纸。后来,与一些朋友交流后,得知草稿纸和数字可以营造氛围,同时,光影很配合。现在看来,这张金200胶片用来反映我当下心境再合适不过了。

  • April 25th

    昨夜又购入一本关于哲学的书。尽管上一本《哲学史讲义》,还停留在雅典人的世界,但我想我会慢慢花时间去阅读它们,去享受那种与智者并肩而行的感觉。

    这两天,股票涨势不错,有点开心。未实现的收益已逼近7%。这是我踏入金融市场的第一个月,恰巧也是全球市场动荡的一个月。总的来说,收获不少。

    股票的价格总在波动。你若盯得太紧,反而会被它套牢。跌的时候,你会沮丧,觉得自己被拖进了深渊;涨的时候,你又可能因为没来得及加仓而懊悔。真正让我有所领悟的,是那句老话:“交易越少,收益越优。”人在欲望面前总想着“赚快钱”,结果频繁操作,反而容易陷入资本的陷阱。“少即是多”,在动荡时代,沉住气、看准、抓稳、心平,静待花开。

    整天刷资讯还不如找点经典书目看,《中庸》这类中国古典哲学读物是很好的选择,可惜,语文不行的我只能看些通俗读物。

    最近,我的座位被换到了一个“是非之地”。短期来看,或许会有一些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应该影响不大。

    我又重新梳理了一遍学校名单,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去争取,但这一次我要带着股市教我的平和。

    窗外,是小情侣拉扯间的余温,是孩童的哭泣,是钢琴里缓缓流淌出的旋律——是《与你同在》。

    我想,这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吧。

  • April 24th

    今年清明节没下雨,谷雨之后,雨水才多起来。一阵雨,一阵凉。

    在食堂三楼听到了《广车爱情故事》。上一次被这旋律逮到是我刚迈入网易云那年,有一期《读者》摘录了一些闪易云音乐歌曲下的评论,其中便有这首的。

    人总是会为未来担心,枉费心思,这是件有趣的事。或许正因为我们有未雨绸缪的习惯,才会有今日如此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有时沉浸在看不到的焦虑和对未知的恐惧里,便会失去活在当下的快乐。害怕雨大起来,害怕在雨中被淋湿,就会忘记雨带来的清新空气,只看到辛辣的食物致使人腹泻,就无法体验到其独特的体验。

    我要过好剩下的四十多天。

    摄于2024年7月18日,最近出现在手机桌面上的小组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