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6th

前些日子举行成人礼时,没有人提到那句著名的话——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这一次的缺席略显可惜,希望毕业典礼上还能听到它的回响。

其余的细枝,待日后身体好些来拾。

这两天状态刚有起色,旧疾又来纠缠。奇怪的是,我最近对人文学科分外着迷。童年阅读广泛,却始终没有完整读过一部正统史书。此处要感谢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他要求我们提前背诵温儒敏先生推荐的古诗文,为我减轻了高中语文压力;他还奖给我们台湾作家陈卫平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让我有一点文化。

登山是我最喜欢的运动之一。城市里人声鼎沸、脚步匆匆;而当人们走上山径,脚步往往会慢下来,重新拾起对花草树石的好奇心。昨日偶然读到王阳明《传习录》中的一句话:

山高万仞,只登一步。

无论目标多遥远、多艰难,都只需专注眼前这一小步。脚踏实地,终能登顶。这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写照——让内心认知与实际行动相统一,持续实践,终达所愿。

高考当然重要,也承载着远大的期待。很多时候,有很多人会提出很多的要求,听进去,身上的负担便不由自主地重起来,以至于有危难,不思进取的情绪,甚至引发怨懑与停滞。毕竟,人并不乐意被牵着走(Paradoxical Theory of Change

This theory can be summarised as: change happens when a person becomes what they are, not when they try to become what they are not. In other words, we can’t make ourselves or anyone change in line with some ideal, but we will naturally change in an organic, meaningful and orderly way if we only allow ourselves and others to be as we and they truly are.

因此,我应更专注当下,坚定内心,对过于通俗的“良言”适度屏蔽,免得在压力与抱怨中自我消耗。

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唯有沉浸于知识本身、专注于题目,方能不为外界嘈杂所扰。

再者,有些时候,未必一定要登上山顶,在中途停下脚步,风景也一样很美。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

——苏轼《记游松风亭》

多一些豁达,偶偶适当放过自己,安心养病,更好地为未来蓄能,同时,不必执着于目标的达成,过程中的体会同样珍贵——花开一时,但它蕴含的是四季的精华。

评论

《“May 6th”》 有 1 条评论

  1. […] 前几天,我刚发过“Paradoxical Theory of Change”,学校就给出了生动的样例。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